世界母乳喂养周


关于世界母乳喂养周

世界母乳喂养周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是由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截止到2020年,在全球已有 120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每年8月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使全社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的内涵,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1]  每年在8月1日至7日庆祝世界母乳喂养周,以便在世界各地鼓励母乳喂养并改善婴儿健康。母乳喂养周是为了纪念1990年8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决策者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伊诺森蒂宣言。

世界母乳喂养周日期

公历:2020-08-01至2020-08-07

年份 日期时间
2015年节日日期 2015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16年节日日期 2015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17年节日日期 2016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18年节日日期 2018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19年节日日期 2019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0年节日日期 2020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1年节日日期 2021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2年节日日期 2022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3年节日日期 2023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4年节日日期 2024年8月1日至8月7日
2025年节日日期 2025年8月1日至8月7日

世界母乳喂养周放假安排

不是法定假日,因此不放假

世界母乳喂养周由来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诸多好处: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截止到2020年,在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

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

1992年:医院一开始即友善地对待婴儿
1993年:对母亲友善的工作场所
1994年:母乳喂养:让守则生效
1995年:母乳喂养:增强妇女的权力
1996 年:母乳喂养:护理的责任
1997 年:母乳喂养:自然的方式
1998 年:母乳喂养:最好的投资
1999 年:母乳喂养:终生教育
2000 年:母乳喂养:你的权利
2001 年:资讯时代的母乳喂养
2002 年:健康的妈妈和健康的宝宝
2003 年:母乳喂养——幸福的源泉
2004 年:健康的妈妈和健康的宝宝
2005 年:母乳喂养和家庭食物 ——关爱与健康
2006年:守则观察:保护母乳喂养的25年
2007年:母乳哺喂——第一个小时拯救100万个婴儿
2008年:支持母乳喂养,获得人生第一块金牌
2009年: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
2010年: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条措施
2011年:母乳喂养——倾听、诉说、分享
2012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庆祝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发布10周年
2013年:支持母乳喂养:贴近母亲
2014年:母乳喂养:制胜一球,受益一生
2015年:职场妈妈 “喂”爱坚持
2016年: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7年:母乳喂养,共同坚持
2018年:母乳喂养,生命之源 
2019年:助力父母,成功母乳喂养 
2020年:支持母乳喂养,守护健康地球

世界母乳喂养周习俗和活动

2007年


2007年8月初,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将在北京拉开帷幕。 2007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母乳哺喂——第一个小时拯救100万个婴儿”。母乳喂养观念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母乳喂养面临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母乳喂养还需要从观念上突破。2007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系列活动将陆续启动。由于母乳喂养关系民族的未来,希望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2007年我国将有2200万新生儿诞生。母乳文化倡导、科学母婴保健知识、有价值的母婴健康教育等都需要大量的资讯平台作为支撑,有针对性地引导、传播母乳喂养显得尤为迫切。

2008年

2008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支持母乳喂养,获得人生第一块金牌”;其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支持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2009年


2009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为"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你准备好了吗"这个主题加重了有必要保护、促进和支持在婴幼儿的生存、健康和发展紧急状态下的母乳喂养。
孩子是紧急状况下最脆弱的群体,而小孩则是最脆弱的,由腹泻和肺炎引起的死亡危险加大。在紧急状况下,未经同意或不受控制的母乳替代品会毁了母乳喂养,应该避免。
作为应急准备,医院和其他保健服务应该培训能够帮助妈妈们确立母乳喂养和/或者克服困难的保健员。

2010年

2010年年是第19届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条措施”,其目的是强调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正值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提出20周年,卫生部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增强全社会倡导和支持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条措施的意识,广泛普及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条措施的知识和技巧,提高知晓率和普及率。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全体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开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其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2011年

2011年8月1日,卫生部妇社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在北京市举行了 “世界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卫生部妇社司等相关司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全国妇联、北京市卫生局等有关领导及北京市各区县卫生局、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另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也应邀出席了该活动。
2011年年是第二十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倾听、诉说、分享”, 重点是加强母乳喂养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强调多部门、多层面、多渠道促进母乳喂养。
卫生部妇社司秦怀金司长在讲话中指出,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伊始就享有的权利,也是人生第一块金牌,对促进儿童健康至关重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健康,积极响应国际倡导,努力推动全社会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先后发布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和《婴幼儿喂养策略》,积极创建爱婴医院和爱婴社区,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促进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充分利用“世界母乳喂养周”等活动,广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和社会动员。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且有下滑的趋势。他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广泛开展婴幼儿喂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规范爱婴医院监督管理,加强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做好母乳喂养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广大媒体要加大社会宣传,形成支持母乳喂养,关爱母婴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世界母乳喂养周”期间,全国各地将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母乳喂养、儿童营养与喂养知识传播活动,达到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内涵,创造爱婴、爱母社会氛围的良好效果。 [4] 

2012年


2012年8月1日至7日,由母乳喂养大本营发起组织的,包括北京、南京、西安、厦门、深圳、成都等在内的全国17座城市的母乳妈妈群体,在各地进行了快闪哺乳活动,旨在宣传母乳喂养,希望以此不寻常的形式引起社会各界对母乳妈妈公共场合哺乳的重视,倡导公共场合建立更多哺乳场所,以方便哺乳妈妈哺育下一代。

2013年

2013年8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京举办2013年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宣传活动,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支持母乳喂养。
2013年8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支持母乳喂养:贴近母亲”。主要目标:一是提高群众对母乳喂养和持续哺乳相关知识的认识;二是开展同伴咨询活动;三是对母乳喂养支持者进行培训,使其更好地服务母亲和婴儿;四是让分娩后的妇女在社区仍然能够获得支持和帮助;五是落实《促进成功母乳喂养十项措施》,促进纯母乳喂养。 [5] 
母乳喂养周活动期间,各地妇幼机构和公益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母乳喂养周系列活动,母乳喂养讲座、现场咨询、义诊、母乳喂养支援、母乳喂养周在产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了母乳喂养,传播了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张世琨司长表示,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伊始就享有的权利,对于促进儿童健康至关重要。科学早已证实,母乳是6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不仅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母乳喂养既能促进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也有利于预防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生,并能促进母亲的产后恢复,增进母子情感。总之,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和母亲的健康,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出生人口素质的改善。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已成为国际共识。

世界母乳喂养周祝福

世界母乳喂养周其它

天天节日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